昆虫对于食物和信息素等具有趋向性,可利用这些物质害虫,然后集中灭杀。冷榨未精炼的植物油对储粮害虫具有 良好的吸引作用,如燕麦油、南瓜子油、花生油、红花油、、米糠油、麦芽油和玉米油等。民间通常把薯干、南 瓜丝、胡萝卜丝、南瓜花、细糠、鼓皮等作为储粮害虫的食物剂。各地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,就地取材作为储粮害虫的食物剂。此外,也可利用上述剂制造诱捕工具或设施对储粮害虫进行集中杀灭处理。
在熏蒸过程中,实现完全杀虫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足够的气密性、适当的施药、良好的气体分散技术、有效的浓度检测与保持以及充分的熏蒸时间等。基层粮库的仓房条件如果不是很好,仓库的隔热性和密闭性较差时,更应提早实施熏蒸,有效控制虫害发展情况。
提早熏蒸之后,不可能一蹴而就,而应该注重防护,仓外要定期消毒,防止;加强密闭隔热,防止害虫进入,维持粮温在较低的水平;另外,在遇到降温天气时,要迅速排除仓内积热。
加工工艺设置过度造成粮食损失。以稻米加工业为例,抛光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加工程序,早抛光的目的是为了去除附着在大米上的糠粉,一般抛光一次。但现在为了让大米看起来更白、摸起来更滑,靠卖相赢得更多消费者,抛光从一抛变成二抛、三抛,追求“精、白、亮、美”,如此过度抛光使大米的营养价值降低,成品大米仅剩下营养为 5%的胚乳。过度抛光既损失了营养,又浪费了粮食,每增加一次抛光就增加 1%的损失。此外,抛光机动耗是碾米设备中的,每台功率从 37~90千瓦不等,每增加一次抛光每吨米约增加电耗 10 千瓦时,造成能源浪费,成本增加。
您好,欢迎莅临上谷仓储设备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